政府网站模板,政府网站管理系统,政府网站系统,政府网站源码
首  页 | 行业资讯 | 求购信息 | 企业风采 | 纸包技艺 | 产品推荐 | 会议展会 | 历史回顾 | 留言本
 位置: 华凝文化纸包装工业网 >> 行业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印刷企业上市提前入冬。及4000万的印刷机说买就买,凭什么还要说搞印刷不赚钱?

作者:Admin   来源:华凝文化纸包装工业网   关注:427   时间:2018-11-26  

大致一周前,有圈内老板转来一篇文章。题目是:惨烈!IPO终止审查已达187家。

老板都爆料了,自然要赶紧扒一扒。三好同学发现,在今年以来终止审查的这187家企业中,至少有7家印刷产业链企业。其中包括:

UV油墨占有率国内第一,年营收近10亿元的杭华油墨;

主做各种塑料袋,年营收约3.5亿元的深圳万达杰;

来自上海,年营收约4.6亿元的工业包装袋印制企业艾录股份;

伊利持股18%,年营收约7.7亿元的液体食品无菌包装企业山东新巨丰;

有一干世界知名奢侈品品牌客户,年营收约5.5亿元的东莞铭丰包装;

主营瓦楞纸板、纸箱,年营收超82亿元的江苏荣成环保;

圈内知名大佬,主营精品纸盒、年营收约17.1亿元的中荣印刷。

这7家企业,三好同学几乎都曾专文扒过。再加上年初过会被否的天元集团和龙利得,今年至少已有9家圈内企业IPO折戟,与过去两年连续11家企业上市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这还没入冬,印刷圈企业上市已经率先遭遇寒流。

迄今为止,仍在IPO排队待审的圈内企业貌似还有两家半:主营印铁制罐的滁州嘉美包装、主营烟包的四川金时科技和主营瓦楞纸箱的浙江大胜达。

之所以说是“两家半”,是因为大胜达的IPO审查处于“中止”状态。“中止”而非“终止”,说明还有恢复审查的希望,但不确定性同样很大。

扒到这里,三好同学越来越觉得,做企业、搞事业,绝大多数时候靠眼光、靠努力,有时候也需要那么一点儿运气。谁能说:今年IPO折戟的9家企业,就全都比不上前两年闯关成功的同行?有时候,只不过是晚走了那么了三五步,得到结果却截然不同。

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融资,融资的目的是为了干大事,干大事离不开上设备。所以,我们看到:在连跌三五年后,胶印机进口量在2017年出现出人意料的反弹。这当然不全是上市企业在发力,但肯定与过去两年的IPO高潮有关。

问题是:2018年,圈内企业上市遭遇寒流,一条重要的融资通道被堵,印刷设备市场有没有受到拖累,同样遇冷了呢?

从最近多篇在圈内广泛流传的文章看,印刷设备市场貌似不仅没有感受到冲击,乍看上去还十分火爆。

4000万的印刷机说买就买?

凭什么这么说?话还得从东莞永洪讲起。

继9月初公告放弃部分传统印刷工艺,转型数码之后,东莞永洪在前几天又发布了一个公告。大意是:因正向数码印刷转型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订单,导致公司经营困难,进而影响员工的收入,希望“各位员工可以考虑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新的选择”。说白了,就是鼓励员工主动离职。

一家曾经辉煌的大型企业如此决绝的转型与撤退,自然会在圈内引起反响,甚至让人有风雨欲来的焦虑。然而,三好同学注意到,一位圈内好友在转发相关消息时,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词:冰火两重天。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刚刚广东中山一家印刷厂购进接近4000万人民币的海德堡和深圳一家印刷厂购进接近4000万人民币的曼罗兰”。这与永洪退出传统印刷的决绝又形成了一次鲜明对比。

此后两三天,三好同学又陆续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出类似感慨:今天被这个4000万的海德堡刷了屏。厉害了,我的印刷!

三好同学在印刷圈前后待了十几年,最初听说有老板买几百万的印刷机都很感叹,后来一两千万的设备变得越来越常见。现在4000万的胶印机,都有印刷厂抢着上。各位老板说说,你搞印刷到底是赚钱,还是不赚钱?

可惜的是,朋友圈4000万“巨无霸”的美图不少,却没人透露哪家老板这么霸气,一拍就是小半亿。后来,看了同行自媒体的一篇推文才知道:花近4000万买海德堡的是一家名为“中山嘉利”的印刷厂,花近4000万买曼罗兰的是深圳科彩。

深圳科彩,三好同学早就知道,烟包大佬贵联旗下的主力工厂,2017年实现营收8.50亿元,在最新的百强榜上排名第44位。至于“中山嘉利”,三好同学还是第一次听说,广东印刷圈真可谓是藏龙卧虎啊。

这家媒体同行很敬业,顺便还披露了其他几家印刷厂引进的“巨无霸”印刷机:贵州永吉貌似一眼看不到头的高宝,江门兴艺的两台海德堡XL162全张机,河南盛大的海德堡XL162、小森GX40 RP8色机,佛山高威的海德堡CD 102-6+L等等。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高大上,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大家伙,难怪不止一位圈里人兴奋地表示:印刷厂的春天要来了。还有人据此反问:谁说做印刷不赚钱的?4000万的海德堡说买就买!买机器不赚钱,你信吗?甚至还有人在畅想更高价的机器了:已经5000多万的设备了,还有越来越高的吗?

下滑的利润率与分化的印刷圈

说来也是,这些年不少圈内老板都在说日子难熬,可这印刷机却越买越高端,越买价格越贵。想想,三好同学买个400块的剃须刀还要论证一个周,这4000万的印刷机老板们想出手时就出手。要说不赚钱,你信吗?

说实话,三好同学也不相信,可有数据摆在那儿呢。根据最新统计,2017年,印刷圈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2057.7亿元,同比增加约513亿元,增幅为4.6%。利润总额的绝对值未公布,但据透露同比增长率约为0.2%。

三好同学扒了下,2016年印刷圈的利润总额为675.27亿元,0.2%增幅对应的增量约为1.35亿元。多干513亿的产值才多赚1.35亿的利润,各位老板说说:这印刷是好搞,还是不好搞?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搞印刷还是能赚钱的,只不过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了。下面,看另一组数据:2013年咱们的印刷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312.5亿元,利润总额为772.2亿元;到2017年,总产值累计增长了约1745亿元,利润总额反倒少了近96个亿。显而易见,整个印刷圈的平均利润率在下滑。

三好同学算了一下:2012年,印刷圈的平均利润率为7.62%。也就是说,一家印刷厂如果恰好达到行业平均值,每完成100块的产值就有7块六毛二的利润。到2017年,行业平均利润率一路下滑至5.61%,每完成100块的产值要少赚2块出头。换做三好是老板,心里自然也不爽。


近年来我国印刷业平均利润率的走势

可话又说回来,即使还能赚钱,在利润率下滑,令人不爽的市场环境中,老板们难道不也应该变得保守一点吗?为什么两三千万,三四千万的印刷机还是有人抢着买?

这里有一种可能的解释,那就是:印刷企业在分化。换句话说,都是搞印刷,看上去大家都很难,也还是有的企业在向上,有的企业在向下。

这一点在2017年的印刷圈体现得很鲜明。同样以数据为证:在全行业利润总额微增1.35亿元的情况下,规模以上印刷企业的利润总额却增长了36亿元。一想就明白:规模以上企业拿走了一部分规模以下企业的利润,这不是分化是什么?

还有一个观点,三好同学曾不止一次提到过:2017年印刷总产值增速的小幅反弹,主要受瓦楞纸箱市场向好的带动。同比大涨超4成的瓦楞纸价,不仅贡献了印刷总产值的绝大部分增量,还带动了瓦楞纸箱企业盈利能力的意外提升。仅合兴、美盈森、吉宏三家以纸箱为主打的上市公司,2017年就多赚了2.8个亿,净利润翻番有余。

从这个角度来看,有老板抱怨印刷难搞不赚钱是实情;有老板不惜重金,有胆有识豪掷4000万买设备也可以理解。

因为即使同在一个大圈子,产品不同、玩法不同,处境也就可能完全不一样。毕竟,再苦逼的行业,也还总是有老板能赚到钱。

好干上设备,不好干也想上设备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价值三四千万的设备看上去确实令人震撼,圈内能买得起还真下了手的老板,其实还是少数。

三好同学做了一个统计,咱们的胶印机进口数量和金额两项指标,在分别经过3年、5年的连续下滑后,于2017年双双出现触底反弹:进口数量同比增长71.04%,达到1069台,进口金额同比增长30.92%,达到5.42亿元,幅度都不算小。


我国胶印机进口台数和金额变化情况

不过,如果按平均进口单价看,2017年实际上处于近年来的最低点。

2011-2017年间,我国进口胶印机平均单价的高点出现在2012年,为85.57万美元。按当年汇率约合人民币540万元,再加上各种税费,印刷企业的到厂价大致在700万元左右。

而2017年,我国进口胶印机的平均单价为50.70万美元,比此前最低的2014年还便宜了12.56万美元。按当年汇率约合人民币342万元,加上税费印刷企业的到厂价约为445万元上下。

因此,在少数老板大手笔引进高端高价设备的同时,整个印刷圈在2017年买的胶印机其实是更便宜了。


我国进口胶印机平均单价走势(单位:万美元)

这一点从主要胶印机厂商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可见一斑。2017年,胶印机进口金额强势反弹,增幅近31%。然而,海德堡公司2017/18财年(截止今年3月底)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仅由2.40亿欧元增至2.54亿欧元,增幅为5.91%;高宝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额甚至出现下滑,由2016年的9140万欧元降至2017年的9010万欧元,微跌1.42%。而相对价格较低的小森公司,2017/18财年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由72.33亿日元增至129.29亿日元,大涨78.75%,成为中国胶印机市场复苏的主要受益者。

这让三好同学越来越确信: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真正有决心有能力砸下三四千万买一台印刷机的印刷厂,其实还是极少数,而且一般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在前面提到的几家企业中,永吉、科彩都主做烟包。毛利率高企的烟包企业,在设备投入上向来不惜重金,何况永吉还在2016年底成功上市手握重金。而另外一家企业河南盛大,在合版印刷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同样具有很强的投资能力。

除了以上两种可能,三好同学还想重复以前表达过的另外一个观点: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印刷圈貌似患有设备投资依赖症。在市场向好的时候,老板们会倾向投资买设备,因为多干就能多赚;在竞争激烈,利润率下滑的时候,一些有投资能力的老板可能会更想投资买设备,而且是买效率更高,价格也自然不菲的高端设备。因为阶段性的效率优势,有可能帮助老板们获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准的利润率。

在产业调整期,多数企业倾向保守,少数企业选择加大投入,扩充高效产能,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企业加速分化,市场份额向少数企业集中。就像最近两三年印刷圈正在发生的一样。

当然了,产业调整期的扩张,既要把握限度,更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承受力。如果一味冒进,很可能会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

所以说,看上去不少老板在不惜重金买设备,是不是就能说明:印刷业的春天要来了?至少在三好同学看来,目前还不能如此断言。如果一定要说是“春天”的话,它也只属于少数人,多数老板要面对的恐怕是更为激烈的竞争。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最后,还是祝各位老板好运吧。

公司介绍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上海华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s ©200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