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在经历了艰辛的市场探索之后,需求的狂热回归理性,中国纸包装将踏上另一段崭新的征程。中国纸包装行业的企业家们没有辜负这样的时代,正将他们务实的不懈追求,汇聚成不断奋进的澎湃力量。
一个更加令人期待的时代,正不可抗拒地到来,用坚韧、睿智和勇气去迎接这个渐行渐近的未来吧——
“产业报国”是铭刻在几代中国企业家基因里的强大抱负和梦想。当李健讲到自己的“中国梦”时,依旧显得格外振奋和激昂。这是年轻一代企业家对于“中国制造”的情感与本土文化精神的传承。
从2001年成为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山轻机)的一员,到2005年正式接棒掌舵京山轻机,再到如今引领着即将跨入60岁的京山轻机驶向更宽广的“海域”,这一切得益于李健为自己插上的“两个翅膀”,一个叫理想,一个叫毅力。
说话有条不紊,一副斯文的眼镜后是发自内心的沉稳和自信。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时代背景下,李健的这份自信和从容显得尤为峥嵘。大浪淘沙,强者胜出。这是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中国纸箱机械制造行业的巨头之一,京山轻机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破旧立新的转型探索,带着走向世界的雄心,寻找到了传统制造业的下一个发力点。
从李健平静中的话语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蓄势多年的厚积薄发,更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份“中国心”的胸怀与韬略。
三大战略,助企业展翅高飞
“其实,我们在2007年就已经提出了这三个中长期战略。”李健口中的三大战略正是:高端精品化、国际化和服务化。时至2016年,这三个中长期战略在京山轻机已推行了近九年。毋庸置疑的是,京山轻机确实又早出发了一步。
李健坦言,正是这三大战略解答了盘恒在他心中的很多“为什么、怎么办”。2001年,刚加入京山轻机的李健,负责海外业务。“我看到的第一家纸箱厂是国外的纸箱厂。”李健回忆说。在随后的工作中,李健发现了一个让他深思良久的现象:“美国、日本的瓦楞纸板产量高于中国,但是所用的瓦线数量却远远低于中国,他们究竟是怎么运营的呢?”很快,李健找到了答案:“我发现,他们排名前十位的纸箱厂生产的纸板量占总量的60%,而我们的纸箱企业则是规模小、数量多,百花齐放。”李健坚信任何经济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全面分析了欧美及日本等纸包装产业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产业发展轨迹后,李健更坚定了自己变革的决心,因为“一旦市场成熟,中低端市场会很快消失,新进企业将急剧减少”。这一判断也很快就被得到了验证。“2001~2002年,购买我们设备的没有经验的企业高达70%以上;到了2007~2008年,这一类企业已降到了30%。新进入和小规模的企业在减少,中低端的需求必然也会减少。未来市场的主要需求一定是‘好设备’,所以我们提出了高端精品的发展策略。”李健说道。
李健认为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最终留下来的必定是优秀企业。“要成为优秀者,就不可能‘高低’兼顾,我们放弃低端,要做最好的设备给客户。”李健如是说。从2003年起,京山轻机开始缩减产能,淘汰部分低端产品。
随着高端精品化战略的推行,京山轻机的综合实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而此时,另一个更大的谋划在李健的头脑中越来越清晰——让京山轻机成为世界品牌,就必须走向全球市场,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比拼,到海外去“开疆拓土”。于是京山轻机的“国际化”战略开始落地生根。
“我们有那么大的产能,更要想办法把设备推广到国外去。”在产品走出国门后,京山轻机开始在全球各地设立办事处。“到2008年,我们已在海外设立了6个分公司。至2009年金融危机之前,我们的海外业务几乎与国内业务持平。在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及中亚地区分别各有近100条我们的瓦线。整个海外市场差不多有450条京山的瓦线和几百台京山的印刷机。”海外市场的顺利推进,让京山轻机的国际化战略步步为赢,成为中国纸包装机械制造企业国际化的领跑者。
然而,市场的风云变幻,总是很难预测。就在李健信心满满地准备开始加大对北美市场的投入时,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让京山轻机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顿时陷入了冰点,更让几乎占京山轻机半壁江山的海外业务遭受重创。这次打击让李健对京山轻机的国际化战略开始有了更深入地思考,他也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国际化。
“过去我们只是把设备卖出去,而现在,我们要应对全球的竞争,就要整合全球的资源。那么,哪里更适合制造我们就去哪里制造,哪里更适合研发我们就去哪里研发……”2011年,京山轻机开始在海外选址建厂,投入打造海外制造基地。2013年开业的京山轻机印度工厂,是京山轻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并且从2016年起,印度工厂除了生产瓦辊和单机之外,开始启动组装瓦线。“我们还在积极寻求海外的并购,准备设立海外的研发中心等,进一步去深化国际化战略。”李健补充到。虽身处传统制造业,但李健对于国际化的思考,比之前更纯熟,并且他的这盘“国际化”棋也越下越大。
在高端精品化和国际化战略的推动下,京山轻机的服务化战略也逐渐完善。“我们的服务化战略就是通过技改提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自己创造价值。”李健表示,推进服务化战略是京山轻机从“疲于奔命的被动叫修到主动巡检,到提供增值服务,到全系统服务”一步步转变的过程。“以前,我们都是免费服务。很多时候我们的服务人员赶去可能就只是做‘拧紧螺丝’那么简单的事。”谈及此处李健的脸上显露出无奈和遗憾。这种人力上的浪费触动了李健,他决定取消免费服务。当时的这个决定也让李健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也经历了一番痛苦,但是现在看来,他还是觉得非常值得。“大大减少了无效的被动叫修,使我们的工程师能够腾出时间和精力,主动为客户提供巡检、培训客户,帮助客户提供日常维护。同时,我们的工程师能更多地帮助客户进行技改,为客户创造增值。”服务上的这番改变让李健倍感欣慰。如今,京山轻机的服务已经从售后延伸到全生产范围,并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提供设备之外的系统性的服务,这是我们服务化的转型。”对此李健也颇感自豪。
坚守使命,创京山辉煌未来
蓦然回首,李健不禁感慨流年匆匆。2017年,所有京山人将迎来建厂甲子华诞。京山轻机散发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强了每一位京山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千锤百炼的精神和传承。
“我们是老企业,集团规模大,虽然包装机械在整个集团的占比量有限,但它是我们发展起步的主业,我们的核心管理团队对包装机械充满了感情。我们相信经过市场洗礼的包装机械的生命力将会更加顽强。我们的梦想依旧是让京山轻机成为世界行业的前沿。我们也仍然为坚持目标而努力。”李健郑重地说道。
面对纸包装产业的发展趋势,李健认为未来将会是“好的越好,差的越差”,并且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高的行业集中度。“最终大型纸包装集团企业会成为市场的主体。留下来的将是规模型企业和专注型企业。”李健同样认为,纸包装下游的整合将会波及到上游的制造业,“有规模、有研发基础、有好的客户资源的机械企业将会活下去,专注且创新的‘小而美’机械企业也会活下来。”
“纸包装机械制造是一个传统行业,更要有耐心,更需要坚持。”李健说,既然选择,就要坚持。正如苏轼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入行十六年,带给李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品格的历练。
回看自己掌舵京山轻机的十年,李健感慨万千,并直言有很多的遗憾。“2008年之前有过几次行业内整合并购的机会我们没有抓住,如果再去做,我可能会做的更加坚决。每个人在每个阶段的视野都是有限的,所以会有遗憾。”曾走过的弯路,曾留有的遗憾,都更加坚定了李健和他的伙伴们风雨同舟的信心。
李健发自内心地说自己最要感谢的是客户和员工。“早先,我们卖了很多设备,因为我们有些地方做的不完善、不到位,客户抱怨、意见较大。但是当我们下定决心改变这一局面时,让我感动的是,很多客户不计前嫌地愿意再给我们机会重新证明自己,他们在我们高端转型的关键时候,重新肯定了我们,给了我们信心。而我们的很多员工很辛苦,也付出很多,他们对公司的情感不是‘打工’,而是自己身家性命的归属之处,他们给了我不断向前的动力。”客户与员工的支持与信任让李健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信心。
面对企业的发展,李健认为稳定的核心团队和坚持不懈的研发是京山轻机稳健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愿意与员工共同分享企业的发展。”李健高兴地说,在不久前,又有一批管理层获得了公司的持股奖励。而注重研发,更是李健从父亲手中接过的“一种传承”。“我们有一批专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李健由衷地说。当然,在“传承”之外,李健更做了“发扬”——走向海外学习、进行国际技术合作、开展高校合作、提升制造能级……
许多人给李健和他的京山轻机身上贴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因为在他的身上,能让人感到很强烈的产业情怀——他希望推动京山轻机在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中掷地有声;他希望有一天京山轻机在美国这个纸包装业最发达的国家里成为主流的设备;他希望通过产品让世界改变对中国制造的看法。在李健的眼中,京山轻机的产品是和国家形象紧密联系的。
同样是对未来的承诺,李健延续着自己的情怀。“中国从来不缺大企业,但是需要培育一批真正的世界级企业。”现在,京山轻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外纸包装企业了解中国制造的一个侧影,成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经典故事。产业报国的理想在持续推动着京山轻机做大做强纸包装装备制造业,在为国家和民族贡献一个世界级纸包装装备制造业品牌的同时,也激励着更多中国企业代表中国走向世界。